竞彩网:民有所惑 我有所答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走进乾丰——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发布活动举行
竞彩网:民有所惑 我有所答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走进乾丰——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发布活动举行民有所惑 我有所答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走进乾丰——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发布活动举行
3月17日,由重庆市南川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发言人来了活动在乾丰镇举行。
民有所惑 我有所答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走进乾丰——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发布活动举行
3月17日,由重庆市南川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发言人来了活动在乾丰镇举行。当天,来自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乡村振兴局、区金佛山管委会、乾丰镇的5位发言人围绕“乡村振兴·茶旅融合”这一主题,面对面与村民交流分享,并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听民声、解民忧。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南川是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扎实、成效明显。2022年,“3+2”特色产业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达40.3亿元,建成国家级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首个蓝莓科技产业园。其中,全区茶叶生产总量达到4510吨,干茶生产总值达到4.3亿元,茶产业综合效益10亿元。
“我在外打工多年,现在想回乡创业,请问现在哪些农业产业能享受国家补助?”针对村民提问,李伟表示,现在能享受国家补助的农业特色产业包括中药材、茶叶、粮油、蔬菜、水果、畜牧和水产等。此外,在农村修建生活便道、灌溉沟渠和蓄水池也能获得相应补贴。
“我们是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也是村里的种茶大户,今年打算新建100亩茶叶基地,请问能不能享受国家补贴?”有村民向李伟提问道。
乾丰是全区茶叶的重要产地,村民如何发展茶叶产业是“产业管家”李伟极为关注的内容。
李伟详细介绍,南川区茶叶基地建设具体补助标准是:集中成片规模发展,新建茶叶基地(规模100亩以上)每亩各项补助不超过2000元。财政资金主要支持茶园的改土、购苗、施肥、蓄排灌设施、作业便道等环节。其中,改土建园不高于每亩600元,茶苗不高于每亩600元,底肥不高于每亩400元,基础设施建设(茶园道系、水系建设)不高于每亩400元。
乡村旅游是大众旅游和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川通过“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形成了金佛山、东街、大观原点为代表的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大观原点通过整合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充分激活土地、生态、品牌等资源,实现乡村资源增值。在大观原点的带动下,南川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广袤田野升腾希望。
“文旅参谋”万娟介绍,乾丰镇茶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开启“茶旅融合之路”优势明显。南川区文化旅游委也将联动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南川区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心打造茶产业链完整、茶文化体验独特、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推动乾丰茶叶及乡村旅游宣传,提升乾丰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特色模式发展,探索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示范。
在乾丰镇顺丰村5000多亩的茶叶基地旁,有一座建于民国初期的胡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得知当地村民希望将胡家大院和茶叶基地一起发展农文旅时,万娟建议,可以利用胡家大院文化底蕴深厚和顺丰村优质的茶叶产业基础等良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结合采茶、品茶、打造乡村休闲特色民宿及游客体验点,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三农”工作的重心也由此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农化村围绕乾丰镇‘万亩茶叶之乡 生态滨湖康养小镇’建设目标和茶旅融合发展思路已发展茶叶600多亩,下一步,我们想结合乡村振兴积极打造乾丰镇茶旅融合示范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政策支持?”作为全区10个乡村振兴帮扶村之一的乾丰镇农化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正需要“助农助手”张雁超为村民答疑解惑。
张雁超说,今年以来,南川区乡村振兴局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村倾斜资金安排,在5个重点帮扶镇和10个重点帮扶村共计安排项目24个、资金2638万元。目前,10个重点帮扶村发展各具特色、多点开花,建设内容涉及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南平镇永安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山王坪镇龙泉村农旅融合项目以及石溪镇盐井村梯田彩色花卉基地项目等已较为成熟,农化村可以在农旅融合方面进行借鉴,互相交流学习。
接下来,南川区乡村振兴局将会同乾丰镇,围绕农化村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一批长短结合、规模适度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农化村打造茶旅融合示范村。
文旅康养产业是南川*大的“金矿”。目前,南川区文旅康养产业布局和发展思路是,将环金佛山片区、大观生态园片区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协调推进,将“金佛山西坡、金佛山北坡、金佛山南坡、金佛山东坡、大观园、乐村、山王坪、神龙峡”八大组团形成规模,培育“养生、养心、养老”三大品牌,突出“森林康养、文旅康养、中医康养、运动康养”四大综合业态,实现多态融合,*终形成“两片多点”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乾丰茶叶产业基础好,有看的、有采的、有品的,但是我们的接待能力却没有跟上,我也一直有打造民宿和农家乐的想法,如果在我的茶叶基地打造民宿或者农家乐,应该怎么做呢?”针对群众的提问,“康养顾问”韦杰介绍,民宿、农家乐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若是新建项目,统筹按照农用地转用的方式落实用地手续。首先,项目的选址要避让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其次,经区政府同意后,与金佛山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并在区发展改革委备案。然后,在年初向区农业农村委申请纳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库。接下来,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调整村规划,同步准备勘界资料、预审、地灾、压覆、林地等报批资料。资料齐备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获市政府审批。
茶叶是乾丰镇主导产业,现有原生态茶园近7000亩,茶叶加工企业4家。在发展茶叶、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乾丰镇积极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以“万亩绿茶”为媒介,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全力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茶叶产业越做越大,农化村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特别是南两高速公路开通后,农化村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下一步如何发展不仅是村民*关心的问题,也是“茶山农夫”李小华*希望与村民交流的问题。
李小华说,下一步,乾丰镇将在已有基础上,依托乾叶丰浓有限公司把茶叶产业做强做优,确保群众务工收入有保障;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和改厕等项目,推进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外来人感受到农化村干净整洁靓丽;通过茶韵基地、茶韵小院、茶韵小家的建设,学法律、学科技、转陋习、提素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乡村治理到位;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建民宿、农家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化村里里外外来个“七十二变”。
3月17日,由重庆市南川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发言人来了活动在乾丰镇举行。当天,来自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乡村振兴局、区金佛山管委会、乾丰镇的5位发言人围绕“乡村振兴·茶旅融合”这一主题,面对面与村民交流分享,并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听民声、解民忧。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南川是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扎实、成效明显。2022年,“3+2”特色产业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达40.3亿元,建成国家级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首个蓝莓科技产业园。其中,全区茶叶生产总量达到4510吨,干茶生产总值达到4.3亿元,茶产业综合效益10亿元。
“我在外打工多年,现在想回乡创业,请问现在哪些农业产业能享受国家补助?”针对村民提问,李伟表示,现在能享受国家补助的农业特色产业包括中药材、茶叶、粮油、蔬菜、水果、畜牧和水产等。此外,在农村修建生活便道、灌溉沟渠和蓄水池也能获得相应补贴。
“我们是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也是村里的种茶大户,今年打算新建100亩茶叶基地,请问能不能享受国家补贴?”有村民向李伟提问道。
乾丰是全区茶叶的重要产地,村民如何发展茶叶产业是“产业管家”李伟极为关注的内容。
李伟详细介绍,南川区茶叶基地建设具体补助标准是:集中成片规模发展,新建茶叶基地(规模100亩以上)每亩各项补助不超过2000元。财政资金主要支持茶园的改土、购苗、施肥、蓄排灌设施、作业便道等环节。其中,改土建园不高于每亩600元,茶苗不高于每亩600元,底肥不高于每亩400元,基础设施建设(茶园道系、水系建设)不高于每亩400元。
乡村旅游是大众旅游和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川通过“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形成了金佛山、东街、大观原点为代表的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大观原点通过整合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充分激活土地、生态、品牌等资源,实现乡村资源增值。在大观原点的带动下,南川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广袤田野升腾希望。
“文旅参谋”万娟介绍,乾丰镇茶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开启“茶旅融合之路”优势明显。南川区文化旅游委也将联动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南川区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心打造茶产业链完整、茶文化体验独特、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推动乾丰茶叶及乡村旅游宣传,提升乾丰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特色模式发展,探索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示范。
在乾丰镇顺丰村5000多亩的茶叶基地旁,有一座建于民国初期的胡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得知当地村民希望将胡家大院和茶叶基地一起发展农文旅时,万娟建议,可以利用胡家大院文化底蕴深厚和顺丰村优质的茶叶产业基础等良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结合采茶、品茶、打造乡村休闲特色民宿及游客体验点,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三农”工作的重心也由此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农化村围绕乾丰镇‘万亩茶叶之乡 生态滨湖康养小镇’建设目标和茶旅融合发展思路已发展茶叶600多亩,下一步,我们想结合乡村振兴积极打造乾丰镇茶旅融合示范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政策支持?”作为全区10个乡村振兴帮扶村之一的乾丰镇农化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正需要“助农助手”张雁超为村民答疑解惑。
张雁超说,今年以来,南川区乡村振兴局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村倾斜资金安排,在5个重点帮扶镇和10个重点帮扶村共计安排项目24个、资金2638万元。目前,10个重点帮扶村发展各具特色、多点开花,建设内容涉及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南平镇永安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山王坪镇龙泉村农旅融合项目以及石溪镇盐井村梯田彩色花卉基地项目等已较为成熟,农化村可以在农旅融合方面进行借鉴,互相交流学习。
接下来,南川区乡村振兴局将会同乾丰镇,围绕农化村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一批长短结合、规模适度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农化村打造茶旅融合示范村。
文旅康养产业是南川*大的“金矿”。目前,南川区文旅康养产业布局和发展思路是,将环金佛山片区、大观生态园片区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协调推进,将“金佛山西坡、金佛山北坡、金佛山南坡、金佛山东坡、大观园、乐村、山王坪、神龙峡”八大组团形成规模,培育“养生、养心、养老”三大品牌,突出“森林康养、文旅康养、中医康养、运动康养”四大综合业态,实现多态融合,*终形成“两片多点”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乾丰茶叶产业基础好,有看的、有采的、有品的,但是我们的接待能力却没有跟上,我也一直有打造民宿和农家乐的想法,如果在我的茶叶基地打造民宿或者农家乐,应该怎么做呢?”针对群众的提问,“康养顾问”韦杰介绍,民宿、农家乐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若是新建项目,统筹按照农用地转用的方式落实用地手续。首先,项目的选址要避让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其次,经区政府同意后,与金佛山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并在区发展改革委备案。然后,在年初向区农业农村委申请纳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库。接下来,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调整村规划,同步准备勘界资料、预审、地灾、压覆、林地等报批资料。资料齐备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获市政府审批。
茶叶是乾丰镇主导产业,现有原生态茶园近7000亩,茶叶加工企业4家。在发展茶叶、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乾丰镇积极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以“万亩绿茶”为媒介,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全力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茶叶产业越做越大,农化村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特别是南两高速公路开通后,农化村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下一步如何发展不仅是村民*关心的问题,也是“茶山农夫”李小华*希望与村民交流的问题。
李小华说,下一步,乾丰镇将在已有基础上,依托乾叶丰浓有限公司把茶叶产业做强做优,确保群众务工收入有保障;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和改厕等项目,推进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外来人感受到农化村干净整洁靓丽;通过茶韵基地、茶韵小院、茶韵小家的建设,学法律、学科技、转陋习、提素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乡村治理到位;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建民宿、农家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化村里里外外来个“七十二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